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技術支持:京倫科技
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楚天傳媒大廈7-8樓 鄂ICP備19029829號
郵政編碼:430061電話(傳真):027-88212781公司郵箱:hbslyjt@163.com
發布時間:2024-03-26
瀏覽次數:2108次
一粒米 一滴油 一片藥……——湖北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創新延伸稻米產業鏈條側記






湖北日報農村版全媒記者 郭崇樂 通訊員 陳三才 張娟 鄭道鳳
一粒稻谷能產出什么?有人會毫不猶豫地說道:米和糠啊!
但在湖北農發集團旗下省糧油集團現代農業公司,答案并不是這么簡單。近年來,他們圍繞“一顆谷”,不斷創新延伸產業鏈條,做足稻米精深加工文章。從“一顆谷”到“一粒米”“一滴油”“一片藥”……所開發出的產品多達20多種,涉及食品、藥品、化工、保健品、化妝品等多個領域。公司僅憑吃透一粒稻谷,就做成了全國唯一。
春日暖陽下,湖北日報農村版全媒記者來到隨縣,探訪這一神奇的公司。走進公司大門,看到許多廠房都被腳手架“包圍”,綠色的密目網從道路兩旁拔地而起。
公司總顧問姚行權介紹,公司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其中總投資3500萬元的油茶精深加工產業發展示范點項目建成后,公司品牌建設、新品研發和營銷推廣等,都將會跨上一個新臺階。
自研設備 煉好“一滴油”
1963年出生于隨州的姚行權,早年開過小餐館。他從進店食客的交談中覓到商機,于是收稻谷、開米廠、賣糧食,打進過武漢市場,南下過廣東深圳,一步一步做大。2009年,他響應政府號召,將在外打拼賺來的1.2億元積蓄全部拿出來,于次年開辦了隨縣天星糧油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糧油收購、儲存、加工、銷售、農業技術開發、推廣與應用等業務,填補了隨州市近十年來規模化糧油加工行業的空白。
創業起步總會困難重重,公司經過市場調研了解到,中國水稻產量全球第一,但米糠提取稻米油的利用率極低,并且食用油缺口很大,這給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生產稻米油!然而這是一個新興領域,缺技術、缺人才、缺專業設備。為了攻破技術壁壘,公司組建了省級校企研發中心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展開科技攻關,在一班人反復試驗、研發設備的努力下,終于在2011年組建出一條可以生產稻米油的生產線。
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公司緊盯稻米“下腳料”米糠,采用分子蒸餾物理工藝精煉形成稻米油,讓天星糧油在業內一炮打響。稻米油,一度成了天星糧油的代名詞之一。天星糧油的市場迅速打開,使得公司成立的幾年時間,就實現了銷售收入過億元。公司也登上稻米油領域的頂峰——被中國油脂學會授予全國唯一“稻米油系列國家標準驗證聯合實驗室”“稻米油國家標準制修訂基地”,成為中國稻米油標準制定參與者。
2018年11月,在省糧油集團和隨縣人民政府主導下,由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天星糧油股份有限公司、隨縣城市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注冊成立湖北省天星現代農業有限公司;2020年6月,更名為湖北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在省糧油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進一步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41.75億元,實現利潤3025萬元,產品銷售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
科技助力 制好“一片藥”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多年來,公司深耕糧油市場,始終將從傳統糧油企業向現代型農業企業轉型作為主攻方向。
公司目前以稻米油生產為主導產業,將稻谷加工成精米,其副產品油糠制作成稻米油,完成了從“一顆谷”到“一粒米”“一滴油”的目標。其中,“楚花香”牌食用油、大米等系列產品暢銷省內外,進駐全國各大商超、電商平臺3000余家。
“我們通過高新技術對米糠油皂角進行加工,提煉出阿魏酸、谷維素等原料藥,最后制成谷維素制劑藥片。”姚行權的女兒、公司總經理姚莎莎介紹,谷維素是重要的藥品原料,阿魏酸是重要的化妝品原料,市場需求大,屬于高附加值產品。在常年糧油經營總量達100萬噸以上的深厚基礎上,公司投資2億元開發了5個提質擴能項目,包括谷維素提取、阿魏酸提取、脂肪酸提取、年產10萬噸油脂精煉生產線、油茶籽生產線等。
“吃透一粒稻谷,收獲一串驚喜。”姚莎莎坦言,由“一顆谷”到“一粒米”“一滴油”“一片藥”,是公司向“高精尖”轉型的大方向,也是從田間到餐桌,從糧油粗加工到精深加工,再到糧油副產物綜合開發應用,最終形成了延鏈強鏈的華麗蝶變。
產業發展的蝶變升級,源于科研的勤耕不輟。公司與武漢輕工大學、江南大學等10余所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共同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認證,擁有發明及技術專利60余項,其中“國際先進水平”成果2項、“國內領先水平”1項,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
2021年,公司加入“荊楚糧油”省域公用品牌體系,通過共建多款“楚花香”系列糧油產品,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農業工業化發展新路徑也更加清晰。2023年12月16日,在湖北省糧食局等單位特別支持的“2023中國糧油財富論壇”上,公司多款產品參展,并榮獲中國十佳糧油高質量發展標桿企業稱號。2023年5月,成功籌備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油料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稻米油產業發展大會,公司當選副會長單位。2023年12月12日,全國首個省級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在現代農業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為傳統農業注入了更多新活力。
不忘初心 再造新傳奇
“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感恩家鄉是我一家人永遠不變的情懷。”姚莎莎說,回鄉投資興農,道路非常坎坷,但他們依舊義無反顧,那是一份鄉土情懷的精神皈依。因為不忘初心,“現代”傳奇仍在演繹,隨縣能夠獲得“中國稻米油之鄉”的金字招牌,公司的努力功不可沒。
但即便如此,公司依舊秉持“危機意識長存,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的觀點,當糧油企業面臨發展困境,對公司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公司在省糧食局的指導下,積極融入省糧油集團發展大戰略中,公司北上西進,以情動人、以質取勝,迅速打開全新市場局面。與貴州茅臺物流園區糧食收儲有限公司簽訂遵義地區酒用小麥、高粱貿易總代理合同,并在當地啟動特色高粱種植項目,借助茅臺集團品牌、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公司配套在貴州遵義紅花崗區投資3.42億元建設的22萬噸規模的糧食倉儲產業園區一期項目將于2024年6月啟動酒用糧收儲工作。
在公司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后,一個全產業鏈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如今,公司按照隨州市打造“兩香一油”優勢產業的部署,發揮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做好稻米油、菜籽油的基礎上,新建油茶產業鏈,發展10萬畝訂單優質稻基地,60余萬畝訂單山茶油基地,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通過立足隨州農業特色資源,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公司與13家隨州優質糧種植合作社簽訂優質油菜、水稻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合作協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目前已累計發展優質大米及油料作物種植訂單合同基地21.2萬畝,帶動近2萬戶農民受益,戶均增收5000余元。
“我們正朝著20萬畝的隨州香稻基地、100萬畝的訂單收購和100億元產業規模加速邁進。”姚莎莎信心滿滿,訂單農業不僅能夠聯農助農,也方便推行田間統一管理模式,統一訂單生產、統一良種供應、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最終確保優質原料的一致性、穩定性和高品質。